业绩滑坡严重
2025年3月21日,汤臣倍健交出近五年来最惨淡成绩单。2024年营业收入68.38亿元,同比下滑27.3%;归母净利润6.53亿元,同比暴跌62.62%,毛利率也下降。这不仅是上市15年来首次营收负增长,更让“百亿营收”愿景破灭。董事长坦言公司在关键节点急刹车,线下渠道崩塌、线上低价内卷、研发投入乏力等问题,将其推向转型生死局。
五年最差成绩单背后的结构性塌陷
汤臣倍健业绩滑坡非一日之寒。2020 - 2023年净利润维持在一定区间,2024年骤降至6.53亿元,同比缩水超10亿元,且第三、四季度连续单季度亏损。从盈利质量看,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,三费占营收比例高达53.19%,成本控制能力恶化。2024年三大核心品牌全线溃败,渠道也面临双重失血,境内经销商锐减。行业增长但汤臣倍健个体衰退,线下药店渠道销售额下滑,线上转型陷入低价竞争。
“以攻为首”能否破局?
2024年汤臣倍健推出61款新品,数量同比增长近50%,但仅有一款销售额过亿。其过度依赖成熟品类,在新兴赛道未有建树,且研发费用同比下降,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低,专利转化率不足。在渠道重构方面,陷入线上转型“伪增长”陷阱,线上线下价格体系混乱。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,海外营收占比未达目标。汤臣倍健面临诸多问题,“以攻为首”战略需直面核心命题。
传统模式与新时代的割裂
汤臣倍健对渠道过度依赖,成也药店,败也药店。其崛起得益于“药店+专柜”模式,2024年VDS品类在药店渠道销售额下滑,导致收入结构崩塌,且转型会使利润缩水。还陷入费用结构失衡和营销驱动增长极限,“重营销、轻研发”模式难以为继。国家医保局政策冲击其核心渠道,新规对产品功能宣称有要求,若无法完成验证,大量产品将面临下架风险。汤臣倍健的困境是传统保健品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危机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传媒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汤臣倍健净利润暴跌62.62%!三大核心品牌业务缘何全面下滑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